IIIF观察(二十九):从疫情看远程医疗的应用现状及行业前景

0

2020年3月10日,清华校友企业海纳医信(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崔彤哲做客IIIF&清清中心创新驱动线上茶座,围绕“远程医疗的应用现状及行业前景”做开场演讲。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廖洪恩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潘俊敏教授、经管学院张陶伟教授以及浙江省德清县卫生健康局副书记、副局长陈伟东等40余位嘉宾参加活动。沙龙由IIIF执行主任、清清中心秘书长刘颖主持。

0作为国内最早投身远程医疗行业的创业者,崔彤哲团队早在2003年就研究出“远程三维实时医学影像诊断及后处理系统”,将病人器官以三维立体彩色图像的形式传输给不同地域的医生供诊断使用,但因产品当时在国内过于超前,市场前景不明朗,最终被美国一家上市公司以高价收购。2009年,崔彤哲与合作伙伴在清华科技园创立海纳医信,致力于为各级医院和诊疗机构提供国际领先的医疗影像信息软件系统和服务。目前已发展成业界领先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及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生产与服务提供商。

崔彤哲认为,中国远程医疗历经了学习期、交流期、缓慢发展期、发展期四个阶断。长时期以来,制约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的有几个突出因素:一是医疗体系中没有该类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偏低,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无法收费或者低于成本收费,导致应用积极性不高。二是远程医疗一方面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但也给传统诊疗模式带来冲击,甚至会引起一些落后地区医生的抵触和反感。三是医保政策不统一,很多地方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使用积极性不高。四是远程医疗关联的医患双方及技术提供方法律责任和义务不明确,限制了应用。

0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使国内对远程医疗的刚性需求得到凸显。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海纳医信参与构建了北京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广东省重症远程会诊平台、北京新冠肺炎远程中心等远程医疗平台,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切实贡献。崔彤哲认为,在线医疗之所以会成为解决疫情的核心推动力和代表行业,主要在于在线诊疗能免除面对面的接触或集聚高危人群,在流行性传染病爆发期有效解决了多方面痛点。他指出,未来我国在线医疗市场空间巨大,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并伴随着远程医疗IT技术、网络技术、医院信息化等配套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远程医疗应用模式、流程及管理的逐步规范化标准化,远程医疗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讨论阶段,廖洪恩指出狭义的远程医疗指远程会诊、远程护理与远程手术,广义的远程医疗则泛指不接触的医疗过程。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远程医疗无疑可以解决会诊感染、医疗资源紧缺、重复诊断等问题,有较强技术优势,未来也会在更多医疗领域探索应用。潘俊敏认为远程医疗在生命科学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作用有限,但在应用型开发研究服务领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张陶伟认为我国的医疗体系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调整,需要在资金来源和筹集机制、医药产品定价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解决机制等多方面进行统筹,实现政府、社会和市场三种力量的有效组合。远程医疗既要着眼全局,更要关注细分领域的应用,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解决潜在风险,理顺机制,使更多人认可接受,并逐步扩大应用范围。陈伟东则介绍了远程医疗在德清县的应用,表示将继续深入推进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助力当地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与会嘉宾还就保障远程医疗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远程医疗行业标准等话题展开充分讨论。

0

文:刘颖 李博

责编:刘颖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