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产学研融合作交流的平台作用,即日起,IIIF公众号将不定期发布技术专利精选信息,尤以清华大学技术专利信息为主,敬请关注。
01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生物柴油废水发酵产氢的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510920721.9
发明人:王建龙;阴亚楠
摘要:本发明属于生物发酵制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柴油废水发酵产氢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接种菌群的预处理与预培养;(2)以生物柴油废水为底物,进行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氢。所述接种菌群为混合菌群或丁酸梭菌INET1。本发明将生物柴油废水作为底物,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产氢,一方面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为清洁能源氢气,实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另一方面还达到了治理废水、消除污染的效果;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还具有缓解能源危机的作用。因此,该发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02
专利名称: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单元的移动振源追踪方法及装置
专利(申请)号:201810279879.6
发明人:冯雪;付际;高鹏
摘要: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超声换能器单元的移动振源追踪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扫描空间划分为多个子空间,其中,待扫描空间中包括移动振源;为多个子空间设置相应的编号;根据多个子空间的编号,控制柔性超声换能器单元对多个子空间进行扫描;根据对多个子空间进行扫描返回的回波信号,确定第一目标子空间,其中,第一目标子空间为回波信号的频率偏量和/或信号强度最大的子空间;根据第一目标子空间的回波信号的频率偏量和/或信号强度,确定是否结束扫描过程;如果确定结束扫描过程,则将第一目标子空间确定为移动振源所在的空间。本公开能够实现对任意材料、任意形状的物体内部移动振源的快速追踪。
03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织物的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610264707.2
发明人:张莹莹;王春雅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织物的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及制备方法,以织物为原材料;经过惰性气氛或惰性气体为主的气氛下的高温热处理过程得到保持原织物结构并且具有柔性及导电性的碳化织物;在碳化织物的两端连接导线或集成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使用弹性聚合物进行封装得到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织物的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可以通过直接贴于皮肤或附着在衣物或其他可穿戴配件上实现人体关节运动、脉搏、微表情、呼吸、发声或声频的可穿戴式检测。该柔性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及其生产工艺流程具备绿色环保、制备简便、低成本、柔性好、应变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循环稳定性、耐久性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4
专利名称: Vγ9Vδ2 T及其激动剂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中的应用
专利(申请)号:201811185731.2
发明人:张永辉;周晓英;肖鸿颖;李丽平;谢永华;于正森
摘要:本发明涉及经活化、扩增的Vγ9Vδ2 T细胞在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药物中的用途,包括联合使用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该激动剂可以用于体内、体外扩增Vγ9Vδ2 T细胞,同时可以增强Vγ9Vδ2 T细胞杀伤其处理的活化的肝星形细胞、肝癌细胞的能力。其中Vγ9Vδ2 T细胞激动剂选自如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抑制剂或磷酸抗原。
05
专利名称:一种三维组织结构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申请)号:2015101550215
发明人:姚睿;孙伟;毛双双;杜严成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真空传样系统的样品传递装置,其包括:平台车,其能移动的设于所述超高真空传样系统中,所述平台车上设有多个停放台;多个托盘,每个所述托盘能拆卸的卡设于一所述停放台,所述托盘沿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压弹部,两两相邻的所述压弹部之间能拆卸的压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容置样品;抓取头,其上端与取样杆相连,其下端设有多个能卡设所述托盘的卡件。本发明通过能拆卸的设于平台车的托盘和能抓取托盘的抓取头,实现不同超高真空系统之间的样品传递,样品传递效率高,操作方便快捷。
06
专利名称: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及基站
专利(申请)号:201910153457.9
发明人:陈晓凡;陈文华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射频功率放大器及基站,其中射频功率放大器包括:输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同相侧功率放大单元、反相侧功率放大单元和输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输入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分别连接同相侧功率放大单元和反相侧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端,同相侧功率放大单元和反相侧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同相侧功率放大器件和反相侧功率放大器件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包络消除网络,同相侧功率放大器件和反相侧功率放大器件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输出包络消除网络。本发明提出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可以有效的降低记忆效应,大幅度的降低线性化的复杂度,降低通信系统的成本,提高通信系统的整体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7
专利名称:确定处理器安全性的方法、检测装置及系统
专利(申请)号:201710089783.9
发明人:刘雷波;罗奥;魏少军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确定处理器安全性的方法、检测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处理器在目标运行过程中的初始运行状态信息设置检测装置的初始运行状态,将所述处理器在目标运行过程中的输入信息作为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入信息;使所述检测装置以符合预定义行为的方式执行所述目标运行过程中的任务,得到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信息和/或终止运行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义行为是处理器的硬件行为标准;当所述检测装置执行完所述目标运行过程中的任务时,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信息和/或终止运行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目标运行过程中是否安全。
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04月22日~2019年05月05日专利公开公告的出版信息。
以上专利技术信息转自清华大学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
如欲索取详情,敬请联系:
IIIF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13810443698
邮箱:iiif@tsinghua.edu.cn
网址:www.iiif.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 中文简称:清华产融院 ,英文简称 THU-IIIF)于2016年4月成立,是清华大学校级非营利性学术机构,研究院由经管学院、材料学院、软件学院、能动系、电机系交叉组成,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建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