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产学研融合作交流的平台作用,即日起,IIIF公众号将不定期发布技术专利精选信息,尤以清华大学技术专利信息为主,敬请关注。
01
专利名称:一种空气源热泵采暖设备适宜性区划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810849962.2
发明人:杨旭东;马荣江;单明;毛春柳;邓梦思;丁星利
摘要: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源热泵采暖设备适宜性区划方法,属于清洁采暖技术领域。首先根据待分析区域所属建筑气候区划的一级分区确定待分析空气源热泵采暖设备的适宜性区划指标,其次根据所确定的适宜性区划指标,获取相关的待分析空气源热泵采暖设备数据和待分析区域数据;然后对获取的待分析空气源热泵采暖设备数据和待分析区域数据依次进行数据缺失处理、数据清理、数据集成和数据变换的预处理;最后对预处理后的数据依次进行采暖安全与可靠性分析、采暖综合效益分析、用户调控性能分析后得到设备在待分析区域的采暖适宜性区划结果。本发明可为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实际采暖需求选用适宜的空气源热泵设备进行采暖应用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02
专利名称:一种人工铁电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610851339.1
发明人:周济;李状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铁电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工铁电超材料为两端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微粒分散于高介电溶剂中形成的悬浊液;悬浊液中,两端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微粒的质量‑体积浓度为0~500mg/mL,但不为零;高介电溶剂为蓖麻油、二甲基硅油、变压器油和四氯化碳中任一种;两端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微粒的材质为驻极体材料或电气石。本发明人工铁电超材料,可以直观观察其中的微粒(电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转动,因此可以通过研究人工铁电超材料而获得对铁电体的自发极化与极化反转的进一步认识。本发明有望应用于铁电体物理学研究及超常电磁介质器件制备领域。
03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代谢产物实时检测装置
专利(申请)号:201610066768.8
发明人:林金明;王俊茗;李海芳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代谢产物实时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自动取样组件、前处理与富集组件以及检测器。在微流控芯片内设置有带细胞培养室的通道。在微流控芯片的周围设置有能从通道的出口处取样的自动取样组件。在自动取样组件的下游连接前处理与富集组件,其能对取样得到的细胞代谢产物进行除盐及目标产物富集。对应于前处理与富集组件的出口处设置有检测器,以对目标产物实施在线检测。本发明的检测装置集微流控芯片、自动取样、前处理与富集以及检测于一体,可以对微流控芯片上的生化反应及药物代谢过程进行实时、在线的检测和分析。
04
专利名称:一种单克隆抗体Q314及应用
专利(申请)号:201610070023.9
发明人:张林琦;张绮;史宣玲;王若珂;左亚男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克隆抗体Q314及应用。本发明保护的单克隆抗体Q314,为一种IgG抗体,由轻链和重链组成;所述重链中的重链可变区中的CDR1、CDR2和CDR3依次为序列表的序列3自N末端第45-52位氨基酸残基、第70-77位氨基酸残基和第116-135位氨基酸残基;所述轻链中的轻链可变区中的CDR1、CDR2和CDR3依次为序列表的序列5自N末端第45-52位氨基酸残基、第70-72位氨基酸残基和第109-121位氨基酸残基。本发明对于埃博拉病毒扎伊尔亚型的防控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05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空间三自由度的并联机构
专利(申请)号:201610407337.3
发明人:关立文;王立平;许华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空间三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它包括竖直设置的3条运动支链和设置于3条运动支链所围成的空间内的动平台;每条运动支链均包括直线进给系统,直线进给系统驱动动平台沿竖直方向移动;3条运动支链依次记为运动支链Ⅰ、运动支链Ⅱ和运动支链Ⅲ;运动支链Ⅰ通过Y型连接件与动平台相连接;运动支链Ⅱ通过连接杆A与动平台相连接;运动支链Ⅲ通过连接杆B与动平台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空间两转动自由度和一平动自由度的并联机构,各支链结构简单,有效地保障了机构的高动态特性和受力平衡特性;机构X和Y两个方向的转动自由度解耦,其末端动平台因此获得较高的转角范围和较好的输出精度则是该机构的一个突出优点。
06
专利名称:一种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状态监测方法和装置
专利(申请)号:201610896235.2
发明人:周东华;张峻峰;何潇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和装置,包括:建立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确定所述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当前控制输入数据和当前测量输出数据;根据所述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离散时间状态空间模型、当前控制输入数据以及当前测量输出数据,确定所述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状态估计器;利用所述状态估计器对所述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进行状态估计,并确定状态估计相关误差。因此,采用本发明可以不依赖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模型的精度,在存在随机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仍能估计出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工作状态。
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12月31日~2019年01月06日专利公开公告的出版信息。
以上专利技术信息转自清华大学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
如欲索取详情,敬请联系:
IIIF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13810443698
邮箱:iiif@tsinghua.edu.cn
网址:www.iiif.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Institute for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 中文简称:清华产融院 ,英文简称 THU-IIIF)于2016年4月成立,是清华大学校级非营利性学术机构,研究院由经管学院、材料学院、软件学院、能动系、电机系交叉组成,依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建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