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F专利信息发布(八)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产学研融合作交流的平台作用,即日起,IIIF公众号将不定期发布技术专利精选信息,尤以清华大学技术专利信息为主,敬请关注。

01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动态数据协调降低测量参数噪音的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610473717.7

发明人:郭思思;刘培;李政

摘要:一种基于动态数据协调降低测量参数噪音的方法,属于信号处理及过程监测领域。本发明利用动态数据协调方法,降低动态过程中测量参数的波动、噪音及不确定度。具体技术步骤包括:1)根据对象系统,选取系统变量,根据系统的物理模型建立约束方程,建立动态数据协调问题;2)选取合适的动态数据协调问题的解法,求解动态数据协调问题;3)评定协调值的不确定度,对协调前后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该方法有效利用了动态过程系统中空间冗余和时间冗余的测量信息,降低动态过程的测量参数的波动和噪音。该方法高效、便捷、低成本、易于实现。

02

专利名称:一种手持式气体泄漏快速检测装置

专利(申请)号:201610447680.0

发明人:姚学锋;杨恒;袁李;柯玉超;刘应华

摘要:一种手持式气体泄漏快速检测装置,属于气体密封测量领域。该装置包括气体泄漏探测单元、信息采集及数据分析处理单元及显示单元。探测单元包括网状结构铂电阻和供电及控制电路;信息采集及处理单元包括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器、报警电路和显示电路;显示单元包括蜂鸣器和显示器。网状结构铂电阻装在柔性连接管上,并与检测仪壳体相连。测量时,将铂电阻靠近被测管道或密封件,当有气体泄漏时,铂电阻温度改变,继而电阻发生改变。电阻变化可以通过电路获得,通过对信号进行转换和分析处理得到气体泄漏率,最终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蜂鸣器发出报警声。本装置使用方便,可实现高精度定量化测量,抗干扰力强且适用性广,不局限于具体特定气体。

03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多种样品同步高通量加样系统

专利(申请)号:201810455674.9

发明人:刘鹏;王宇义;吴俣帅;陈悦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种样品同步高通量加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加样系统包括:离心固定机构(1),离心固定机构(1)上具有芯片槽;芯片(2),芯片(2)定位和固定在离心固定机构(1)的芯片槽中;加样块(3),加样块(3)上具有多个用于存储多种试剂的加样柱(5),加样块(3)通过离心固定机构(1)定位和叠放在芯片(2)的正上方;加压机构(4),加压机构(4)设置在加样块(3)上方,用于将压力均匀地施加在加样块(3)与芯片(2)的接触面上,保证二者在离心状态下完全贴紧。本发明适用于稀有样本的高通量精准分配,或是多种样品的同时定量分配,具有便捷、高效、高稳定性、低成本、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04

专利名称:高速分拣任务中的多机协同规则及装置

专利(申请)号:201810432445.5

发明人:刘辛军;谢福贵;于超;韩刚;乔飞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分拣任务中的多机协同规则及装置,其中,规则包括以下步骤: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动态过载的物流分拣情况;如果系统处于动态过载的物流分拣情况,则在步骤k中选择第一最短抓取时间物体,在步骤k+1中选择第二最短抓取时间物体;如果在步骤k+1中选择第一最短抓取时间物体的时间小于第二最短抓取时间物体,则在步骤k中选择第二最短抓取时间物体,在步骤k+1中选择第一最短抓取时间物体,其中,k为正整数。该规则有效提高分拣的效率和高速拾取任务中的分拣率,简单易实现。

05

专利名称:高速结构光产生装置及三维单像素成像系统

专利(申请)号:201810717199.8

发明人:陈宏伟;滕佳洁;郭强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结构光产生装置,包括:锁模激光器、色散补偿光纤、信号发生器、马赫增德尔调制器、单模光纤、准直器及色散器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维单像素成像系统,包括:上述的高速结构光产生装置、投射透镜、高速旋转平台、透镜、待成像物体及探测器。本发明可以产生高速结构光并进行高速度的三维单像素成像。

06

专利名称:基于光影优化的三维几何与本征成份重建方法及装置

专利(申请)号:201810460082.6

发明人:刘烨斌;戴琼海;徐枫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影优化的三维几何与本征成份重建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通过RGBD相机得到三维彩色点云时间序列拍摄;获取三维深度点云和重建模型顶点之间的匹配点对,并获得点对集合;根据匹配点对及当前视角彩色图像建立基于本征分解的联合能量函数,并求解重建模型上每一个顶点的非刚性运动位置变换参数;对能量函数进行求解,获得表面模型顶点的形变变换矩阵以及图像上每个项目的本征成份;根据求解结果将前一帧三维模型的几何进行形变,补全和更新当前帧模型的几何和本征成份,实现三维几何与本征成份重建。该方法能够高稀疏和单个视点条件下动态对象跟踪形变的鲁棒性,且求解准确,对设备要求低,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11月26日~12月2日专利公开公告的出版信息。

以上专利技术信息转自清华大学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

如欲索取详情,敬请联系:

IIIF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13810443698

邮箱:iiif@tsinghua.edu.cn

网址:www.iiif.tsinghua.edu.cn

附: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由经济管理学院、材料学院、软件学院、热能工程系和电机系联合发起成立,以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开展产业创新研究。研究院将构建一个汇聚产业从业者、政策分析师和学者的思想交流平台,总结提炼经验、创造思想。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和国家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2016年1月28日

“希望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能探索出一条结合金融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产业升级之路,为我国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战略服务,提升清华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度。”-----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2016年4月23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