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产学研融合作交流的平台作用,即日起,IIIF公众号将不定期发布技术专利精选信息,尤以清华大学技术专利信息为主,敬请关注。
01
专利名称:一种适应于农业灌溉的剖面式土壤墒情监测仪
专利(申请)号:201810191352.8
发明人:吕华芳;王忠静
摘 要:本发明属于土壤信息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适应于农业灌溉的剖面式土壤墒情监测仪。该土壤墒情监测仪是在剖面管内从上至下依次插入三个电阻式水势探头,第三个电阻式水势探头直接装入剖面管的底部,第一个电阻式水势探头、第二个电阻式水势探头分别用卡槽卡住,三个电阻式水势探头的电极片引线通过空心管插入到剖面管顶端,与螺旋接口连接;数据处理器底部的螺旋式插头插入到螺旋接口中。本发明的探头采用电阻式,方式新颖,成本较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采用电池与太阳能板联合供电,可实现无人值守下,在田间长期自动工作。
02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超疏-超亲水结构的自驱动集水表面及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810687964.6
发明人:钟敏霖;张红军;刘伟建
摘 要:一种具有超疏-超亲水结构的自驱动集水表面及制备方法,属于水收集与超疏水表面技术领域。所述集水表面是在超疏水表面上分布有超亲水区域,超亲水区域为树叶叶脉状通道网络结构,该结构由不同级次的通道彼此联结而成。本发明采用了叶脉收集养分的原理设计出了叶脉状超亲水通道网络,可实现自驱动高集中度高效集水;所采用的工艺具有工艺简单,加工高效可控、微米结构参数精密可调,可进行大面积制备超亲水超疏水复杂图案等优势。本发明的集水方案不仅可以使集水设备真正大型化,在现有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集水效率,还可以应用到蒸馏、提盐、换热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需要精确控制冷凝水的水量和流动方向时,更是可以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03
专利名称:一种将成纤维细胞体外重编为Sertoli细胞的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申请)号:201810712206.5
发明人:纪家葵;梁健霖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成纤维细胞体外重编为Sertoli细胞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成纤维细胞中导入在Sertoli细胞中特异表达的荧光蛋白报告系统;再导入提高NR5A1蛋白的表达量和/或活性的物质;加入G418,培养3-7d;弃液相,加入用于培养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继续培养3-7d;从培养体系中分离Sertoli细胞。实验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细胞完全获得了Sertoli细胞的特征,如具有吸引内皮细胞、形成脂滴、与生殖细胞互作、抑制淋巴细胞的生长及白细胞介素的产生、免疫豁免能力等特性。本发明在不孕不育的治疗、异体移植和细胞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4
专利名称:基于高精度矢量地图和单目视觉传感器的车辆自定位方法
专利(申请)号:201810971003.8
发明人:杨殿阁;肖中阳;江昆;温拓朴;于春磊
摘 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高精度矢量地图和单目视觉传感器的车辆自定位方法,其步骤:设置一包括GNSS模块、地图模块、姿态估计模块、预估图像模块、单目视觉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高精度匹配算法模块的定位系统;姿态估计模块根据GNSS提供的初始位置和地图信息,估计车辆的初始位姿;预估图像模块根据地图模块提供的地理位置以及姿态估计模块提供的初始位姿,生成预估图像;单目视觉模块将采集的道路原始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处理图像信息,得到用于地图匹配的特征;高精度匹配算法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用于地图匹配的特征和预估图像中的特征匹配程度,获得基于地图匹配解算的车辆位置及姿态信息,得到对车辆位置和姿态的估计。
05
专利名称:极低电压连续时间自调零纳瓦功耗跨导放大器
专利(申请)号:201510432467.8
发明人:方华军;凌童;向志鹏;许军;王敬;梁仁荣
摘 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低电压连续时间自调零纳瓦功耗跨导放大器,包括:主放大器,主放大器包括输入差分对、反馈差分对、交叉耦合跨导增强结构和Cascode阻抗级;辅助放大器,辅助放大器包括输入差分对、反馈差分对和Cascode阻抗级,用于在自身失调消除后压制所述主放大器的失调;采样电容和低压开关,采样电容和低压开关用于对辅助放大器的失调进行采样和补偿。该放大器解决了极低电压纳瓦功耗放大器的失调和1/f噪声的问题,其工作电压可以低至0.5V,功耗可以低至100nW以下。本发明放大器在生物芯片,医疗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10月29日~11月4日专利公开公告的出版信息。
以上专利技术信息转自清华大学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
如欲索取详情,敬请联系:
IIIF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13810443698
邮箱:iiif@tsinghua.edu.cn
网址:www.iiif.tsinghua.edu.cn
附: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由经济管理学院、材料学院、软件学院、热能工程系和电机系联合发起成立,以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开展产业创新研究。研究院将构建一个汇聚产业从业者、政策分析师和学者的思想交流平台,总结提炼经验、创造思想。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和国家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2016年1月28日
“希望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能探索出一条结合金融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产业升级之路,为我国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战略服务,提升清华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度。”-----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2016年4月23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