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举办“变局世界中的投资”国际研讨会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

举办“变局世界中的投资”国际研讨会

2018年11月21日,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举办“变局世界中的投资”(Investment Trends in a Changing World)主题研讨会,贝莱德(BlackRock)公司全球主动股票投资主管兼全球另类投资主席马克·怀士曼(Mark D. Wiseman),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清华大学法学院高西庆教授,清华大学发展规划办主任、能动系姚强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清华经管学院钱小军教授,中国投资公司首席风险官赵海英等专家学者与清华校友企业家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研讨会由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院长郦金梁主持。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院长郦金梁主持研讨会

马克·怀士曼分析了科技创新对于传统投资环境的影响。他认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经济数字化正在改变全球投资模式和全球价值链取向,新型算法和机器学习也给传统金融模式带来深刻变革。作为投资人,在理解科技如何改变价值创造,如何影响决策方式的同时,也必须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进行自我革新。马克·怀士曼指出,传统的估值模型固然重要,但在科技创新的快速迭代下,这些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如果投资人能够更好的利用数据挖掘提高效率,依靠数据得出结论,他就拥有比较优势,能够创造出想要的投资结果。他认为,信息与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使资产管理领域变得更加透明、更加趋近于技术竞争,也需要更多的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投资者,要努力跟上这种变化,不断学习掌握新事物、新知识,创新投资方式,才能应对未来的多重挑战。

贝莱德(BlackRock)公司全球主动股票投资主管

兼全球另类投资主席马克·怀士曼发言

高西庆回顾了中美两国的科技创新历程,他认为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核心动力在于不断创造,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者应擅于发掘和投资新的事物。他认为,随着全球进入依靠新兴技术重新定义分工角色的时期,抓住投资机遇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尤为重要。高西庆认为,中国在基础建设领域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未来,他希望关注互联网和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资本驱动作用,不断促进创新、科技与资本的融合,为中国制造创造更多机会和可能,提升国家竞争力。

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发言

姚强教授从教育者的角度,认为科技创新是良好教育的结果,而新科技会造福与改变世界,他认为投资教育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投资,通过教育投资可以创造精神财富从而协调推动经济发展。

清华大学发展规划办主任、能动系教授姚强发言

钱小军教授简要介绍了苏世民书院的学生构成和教育理念,强调将科技元素融入书院教育。她希望在座各位企业家和投资人加强与书院学生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理解企业在创造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应对未来世界的挑战。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清华经管学院教授钱小军发言

中国投资公司首席风险官赵海英认为,投资最重要的是找到合适的标的和恰当的资金来源,虽然近几个月来,中美之间存在贸易摩擦,但中投始终致力于在两国间加强区域性合作,这些合作对于中美两国都富有积极意义。她认为,合作中要善于利用那些能够驱动成功的要素,比如成功的企业经理人,或是中国与全球市场更为广泛的联系等。在投资科技型初创企业时,中投会聘请专业人士就投资问题、国际投资协议及知识产权、企业家精神等达成广泛共识,形成具体的政策、战略和解决方案,给最需要的国家和行业提供更多和更好的投资,以应对当前全球格局中的不确定性。

中国投资公司首席风险官赵海英发言

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许军普、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斌、上海巍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马晓飞、可可资本合伙人李笙凯、中民新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秘书刘燕等从不同行业角度发表了观点,与会的专家学者及校友企业代表也围绕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北京雅康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许军普分享观点

赛特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斌分享观点

上海巍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马晓飞分享观点

郦金梁在总结时指出,科技正在改变全球资本市场,正确认识、理性看待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形成资本市场的良性格局。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和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他相信未来会在投资、知识产权等领域达成更多共识,共同推动科技的发展,助力金融市场的繁荣。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文:刘 颖 金韬

图:常 志 东

责 编: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