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F观察(十一):从兆易创新看企业创新发展——与朱一明先生共同讨论

“ 2018年1月11日晚,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举行了新年第一期“创新驱动”主题茶座活动,活动邀请到北京兆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清华1989级物理系校友朱一明先生作为开场嘉宾,畅谈企业创新发展之路。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清华经管学院教授张陶伟等近30位来自高校、政府、科技型企业和投资金融领域的嘉宾围绕话题展开讨论。活动由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兼执行主任刘颖主持。

0茶座活动现场

朱一明分享了兆易创新从起步、成长、到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兆易创新2004年6月始于美国硅谷,2005年4月响应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的号召将总部迁回北京,在清华科技园开始创业。2008年5月研发成功中国第一颗自主设计的SPINOR闪存芯片,2013年4月成功设计研发中国第一颗Cortex-M3、32-位元MCU,2013年5月成功研发世界上第一颗SPI接口NAND闪存芯片,2015年8月中国第一颗自主设计的NAND闪存芯片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实现大规模量产,2016年8月兆易创新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目前兆易创新已经成长为中国存储器领域的旗舰企业。

0朱一明先生做开场讲座

朱一明详细介绍了企业一路走来各个阶段的发展战略、产品布局以及支撑和保障举措,分析了如何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适时调整战略,摈弃不适当的发展策略,寻求最有利于企业长远盈利的创新模式。朱一明说:对于高技术行业的制造型企业,技术和产品必须作为创新的载体,但对于企业来说,创新不是全新,而是要基于内外条件,未来趋势,取得自身的创新优势。他具体指出:基于未来行业要做出大的趋势性判断,包括:选择正确的方向、路线;制定远期的目标和战略,然后坚定、坚持不断前行。分析内外部环境条件,则要制定实施的步骤和方式,制定近期策略,并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好每一次战役。同时还要各个要素协同促进,比如技术、产品发展要与金融工具有效结合,让技术、产品插上资本的翅膀,获得更强大的力量。此外还要探索模式创新:与上游合作伙伴建立产业生态,根据产业规模适时调整产品方向和布局,运用投资并购等资本工具,建立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做大做强。朱一明表示,“企业要争取做细分行业领导者,兆易创新要从产品公司上升到平台公司,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资金管理能力,打好产品、模式和标准创新的系列组合拳,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资本动力,反复迭代优质产品,提高企业技术壁垒,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存活下去,并且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

讨论阶段,与会嘉宾纷纷聚焦企业创新及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展开热烈交流。清华经管学院教授张陶伟认为兆易创新能够在细分领域取得成功,取决于公司初创发展期几个关键阶段决策正确,使企业获得了较高的边际效应或潜在效应,为后期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兆易创新选择芯片行业进入市场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评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创新中稳扎稳打,不盲目跟风,增加了其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概率。这份对趋势和创新的睿智和准确把握,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保障。

对于嘉宾提出的区块链带来的去中心化数据分布存储对芯片行业的影响,朱一明认为:芯片是一切信息社会的基础,去中心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方向,实现去中心化意味着增加更多存储,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芯片被使用,在这种趋势下,对芯片的要求一定是越来越高,而不会降低要求。对于企业如何与高校更好的开展产学研合作,朱一明结合兆易创新的产学研实践,认为可以从前瞻性课题研究、企业和产业界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以及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学生培养等方面展开充分合作。北京捷通华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1989届环境工程系校友张连毅结合人工智能行业,与朱一明交流了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心得体会,并就企业更好的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所需的外部环境展开探讨。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有助于强化开放共享、创新服务模式,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公平。但也应看到,不恰当的资源投入,会导致创新创业的边际成本提高,甚至导致恶性竞争,降低创新效率。所以,应避免盲目冒进,在“双创”内涵上下功夫,通过政策的持续投入,更好的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更有助于建立起开放而有规则的社会和市场。

0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与嘉宾交流

与会的校友企业代表也就如何更好的发挥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动,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展开交流。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表示,清华校友总会一直关注校友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未来校友总会将联合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智力优势和经验优势,搭建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平台,多层次多渠道服务于校友和学校,推动清华校友企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的创新型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茶座客人合影留念

BY

文:刘颖 艾欣 图:常志东 责编:刘颖

附: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由经济管理学院、材料学院、软件学院、热能工程系和电机系联合发起成立,以文、理、工多学科交叉开展产业创新研究。研究院将构建一个汇聚产业从业者、政策分析师和学者的思想交流平台,总结提炼经验、创造思想。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和国家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2016年1月28日

“希望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能探索出一条结合金融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产业升级之路,为我国新常态下的产业转型战略服务,提升清华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度。”-----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 2016年4月23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