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芬领航企业(七)兆易创新——朱一明

清芬领航企业(七)兆易创新——朱一明

IIIF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

兆易——朱一明

2021年4月12日,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朱一明、舒清明、程泰毅、邓禹、何卫、胡洪六位校友捐赠母校,设立"兆易创新基础学科建设基金",响应国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号召,支持学生在基础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促进有引领性的创新成果的产生。

兆易创新是清华人互相扶持、彼此成就的典型案例。兆易创新用十余年的时间,将一家一张桌子两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芯片行业领军企业。

 

没有核心技,国家是站不起来的

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清华1989级物理系校友、兆易创新创始人、董事长朱一明回国创业时的初衷和抱负。曾几何时,朱一明的人生目标是做个科学家,发现自然界的未知运行规律,这虽是神秘宇宙的一小部分,却足以支撑起现代科技文明的一切。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校友朱一明

20世纪90年代初的北京,中关村创业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在清华读书的朱一明,察觉到中国新产业的发展更需要科技工程人员的加入,加之清华浓烈的工科氛围影响,朱一明改变了他的人生目标--从浩瀚的宇宙规律探索转向一条实业报国之路。读书期间,朱一明参与多家公司的项目开发,这使他逐步认识到集成电路才是信息革命的底层核心技术。于是,从清华硕士毕业后,他决定赴美进一步深造,找寻从事集成电路行业的入口。

朱一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电子工程系进行半导体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顺利取得硕士学位,而很多人需要两三年才能通过的博士资格认证,他一次考试通过。留学期间,朱一明非常注重实践,很长一段时间,他在iPolicy Networks公司从事研发网络处理器搜索引擎芯片组的工作,并于2001年加入Monolithic System Technologies 公司,从事存储器芯片开发工作,作为项目主管和主要设计者,他完成了多种基于逻辑工艺的存储器研发。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朱一明决定自己创业,他和朋友们四处游说,终于得到第一笔风险投资,很快,公司有了起色,得到更大的风险投资跟进,一切进入良性循环。这时,朱一明又有了新的想法:回国!

“人们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发展,我认为回到中国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中国不仅有市场,产业链开始发展,更能在价值体系中实现自身价值,并且为国内IC产业做出贡献。”回国,更源于朱一明在行业研究历练多年后,深刻的认识到一点:“不能无芯,无芯就是无魂。不掌握主要核心技,国家的盛只是建立在沙上。”于是,他带着理想,带着一颗中国心,回到祖国,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不做“Me too”,立足存,做一枝独秀 

朱一明认为“Me too”意味着没有创新,意味着激烈竞争和残酷淘汰,只有在一定领域做到独领风骚,一枝独秀,才有可能从成千上万创业者中胜出。他回国时,正值国内芯片设计产业远远落后的时代,芯片企业数量少,人才缺乏,而市场需求非常强大。瞄准市场空白,2005年4月,朱一明创立兆易创新公司,专门从事存储器芯片的生产研发。

“如果把计算机比喻为皇冠,CPU是皇冠上的明珠,存储器就是皇冠的底座,底座自然要更多的黄金珠宝。存储器的市场是IC产业里最大的,任何一个新工艺诞生,它要做的第一个东西都是存储器。因为所有逻辑器件的尺寸要求和设计规格都相对宽松,而存储器工艺线程过细,一旦工艺不够完善,就很难保证它的良率,正因如此,存储器可以作为工艺成熟与否的标准。”朱一明进一步解释说,“随着半导体工艺走向深亚微米时代,各类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谁领导了存储器技术,谁就能称雄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由于存储器架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高难度,长期以来,该领域一直被三星等大牌国外厂商所占据,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本土的设计公司,使得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受制于人,极大的影响了发展速度”。

雄厚的技术实力,匹配上国内强大的市场需求,给了兆易创新成长壮大的资本。借助存储器这一阶梯,兆易创新的发展势如破竹,成就瞩目,迅速填补了中国多项空白。公司产品NOR Flash、NAND Flash及MCU,广泛用于手持移动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个人电脑及周边、网络、电信设备、医疗设备、办公设备、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设备等各个领域。凭借出众的市场成绩,公司产品在2010、2011及2012年连续三年被工信部授予“中国芯”最佳市场表现奖,企业依次被评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突出贡献单位”、“创新型试点企业”、“优秀留学人员企业”等。


打、清晰务实的企业发略 

目前,兆易创新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龙头企业,2017年存储器市场占比已经达到 24%左右,在集成电路中的比重更是超过了30%。而中国市场消耗的DRAM超过全球20%,NAND Flash占全球30%以上,兆易创新在NOR Flash领域已经成为全球三大供应商之一,同时也在着手积极布局2D NAND和DRAM。

兆易创新一直践行稳扎稳打、清晰务实的企业发展战略。“存储器是兆易创新起始的产业。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要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要避免一开始就与‘强敌’正面竞争。从NOR切入存储器,此后又发展2D AND,最终才切入DRAM,兆易创新就是循着这样的道路一步步走过来的。”

兆易创新荣获2018中国IC设计成就奖

2013年,兆易创新再次突破产业壁垒,推出GD32系列微控制器产品,这是中国首款基于ARM Cortex-M架构的MCU产品,不仅提供了业界最为宽广的Cortex®-M3 MCU选择,更以领先的技术优势持续推出了Cortex®-M4 MCU产品。可以说这是中国MCU产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多元化的发展使兆易创新走上了历史新高度。自此,兆易创新开始积极进军物联网产业。

201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近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1%。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美元,2021年全球联网设备将达到280亿台,其中160亿台与物联网有关。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的带动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基于这样面向全局而清晰的判断,兆易创新将布局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于高科技公司而言,创新就是生命力,是灵魂。朱一明本人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积极参与国内领先技术的研发项目,并于2014年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兆易创新也与清华大学微电子所联合成立了“先进非挥发存储器联合研究中心”,充分利用清华大学科研优势和兆易创新的产业化能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联合开展在非挥发存储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未来先进非挥发存储器技术进行探索。


以自身展,带动中国存产业提升中国IC软实

朱一明认为,当前条件下中国企业发展存储器,最需要培养起适合自身的产业链、营销队伍,以及培育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兆易创新一直与国内几家代工厂进行密切合作,就是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成长,把中国的存储器产业逐渐培养壮大,同时建立起成熟的专业人才队伍。“产业是一个行业发展最重要的部分。抛开产业打造产业是没有用的。展存储产业是一个略,不可能速成,不是光靠砸钱就能成功。”朱一明说。

可喜的是,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中国存储产业迎来了更快速发展的契机。“只要有了技,一款存储产品的设计并不是最的,点在于品方向的选择,技术产品的合,设计与制造的配合,量的开,以及良率的提升等,而些都仰仗于良好的产业础环境建。”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考察兆易创新

朱一明认为,中国集成产业在政策的驱动大市需求的带动展很快,但是教育文化等软实力没有跟上,造成当前集成产业人才缺乏的窘境,也没有形成与成熟的集成产业相适的集成路社会文化。人们缺乏对集成电路的认知,青少年缺乏投身集成电路行业的热情,社会缺少集成电路技术设计所需的工匠精神。这些都需要一点一滴地去塑造,去培养。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兆易创新在合肥投资兴建了公益性“兆易集成电路科技馆”,2018年5月,举行了开馆仪式并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这个坐落于合肥市南艳湖科技城的专题科技馆,从“哲学+自然科学”的角度,凸显信息化时代“集成”与“智慧”的力量。从人类信息史的变迁,至IC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再到信息化技术对未来的启迪与展望,带领观众完整了解IC产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普及科学工程知识,为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为青少年开启未来智能生活的梦想。展馆另设有中国集成电路珍贵藏品捐赠展示点,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示点。该馆还作为“国际科普志愿者工作站”,获得了被誉为“华人之光”的2017年度硅谷工程协会名人堂得主胡正明博士和王宁国博士的支持,并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支持。

兆易集成电路科技馆建筑外观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胡正明博士赞誉道,“集成电路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宽广的社会意义。集成电路科技馆从人类信息史的变迁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演变史的角度向观众介绍行业的整体发展脉络,向民众宣传了该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立足长远,意义非凡。感谢兆易创新为产业贡献的力量。”

“在中国,民间出资建立博物馆,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在集成电路行业里就更是如此。兆易创新为行业带一个头儿,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果今后这样的科普基地多起来,民众的眼界就会更加开阔,也更加有助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朱一明说。

当今时代,集成电路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的聚焦点,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大国重器”的国家战略,集成电路每分每秒都在改变着中国,改变着世界。在一个产业蓬勃盛的程中,形成几家大且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非常关,却不是唯一的条件。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文化、社会意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参照系,也只有在教育、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全面展,并与企主体相配合,而形成一个相互促的正向螺旋,才是一个产业全面勃的真正象征。也是众多朱一明这样的清校友,众多清校友企的博大胸襟与理想追求。


文章来源于《清芬航企业创辑录》,有部分

部分片来源于网

编辑:高娜

责编:刘颖

附:《清芬航企业创辑录(第一册)》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IIIF)主编的《清芬领航企业创新辑录(第一册)》,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十六家清华校友企业的创新创业故事,全面记录了这些企业创办、发展、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十六家企业涉及行业包括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保护、先进制造、新材料技术等。该书通过真实记述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创业现象、创业过程、创业方式,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等动态历程,为读者呈现了企业家、创业者宝贵的创新精神。并有助于读者进一步认知创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构成要素、运行体系、内外环境以及创新与发展规律。

清华大学

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