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 08
30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亟需全面而有力的政策举措支持减排,更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工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为实现长期可持续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迈向碳中和的重要窗口期。未来几十年,我国如何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2021年4月22日下午,在即将迎来清华大学110周年华诞的喜...
-
2021- 08
30
高端柴油发动机技术是节能、环保战略性产业技术之一。2010年以来,欧盟15国柴油发动机汽车上牌比例超过50%,比利时、挪威更是高达约75%。高压燃油喷射微喷孔决定了燃油雾化、贯穿度与空间分布,直接影响发动机噪声、排放、燃油耗的关键性能。国4(欧IV)标准以上微喷孔(孔径小<Φ0.2mm、壁厚达1.2-2.0mm、精度高<±2μm、微倒锥<1°),被行业公认为关键制造难题。先进技术装备长期被国外发达国家垄断,比如瑞士Posalux和美国Ray...
-
2021- 08
30
我国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应对百年变局、开拓发展新局的主动调整。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深刻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着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激发新动力,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2020年12月16日晚,IIIF&清清中心第35期“创新驱动”茶座聚焦“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多重动力”,邀请清华经...
-
2021- 08
30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转型升级,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与分配,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影响重大。然而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商品,其涉及的归属权、定价和隐私权问题一直没有清晰的定论,这阻碍了数据的产权交易,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IIIF研究员、清华经管学院高峰教授课题组根据数据的特性,通过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涉及的归属权和定价问题的参考解决办法,并分析均衡下最优经济效率的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
-
2021- 08
30
生理环境中一氧化氮(NO)浓度检测对于神经传递异常、身体炎症反应、心血管收缩/扩张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一氧化氮检测方法依赖于间接比色测量或硬质不可降解的化学传感器,比色法测量不能提供实时持续监测结果,而硬质的化学传感器则与人体组织兼容性差且需要二次手术摘取植入物。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尹斓研究组通过设计制备新型柔性可降解、可无线控制和传输的电化学一氧化氮传感器,实现了从细胞、组织到生物活体的...
-
2019- 10
24
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清华大学-浙江德清材料设计与产业创新联合研究中心技术与项目对接会第3期——网络安全与大数据应用为充分搭建创新与合作的交流平台,促进科技、产业和投资领域间的交流与合作,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THU-IIIF)与清华大学-浙江德清材料设计与产业创新联合研究中心(简称清清中心)携手推出“科技创新成果与信息发布”版块,将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定期发布科技创新成果、初创型高科...